2025 年 8 月 24 日,民大附中朝阳校区2025级高一年级学子以“仪式+训练”的充实节奏,开启了为期 7 天的军训生活。上午,庄重的开营仪式在校区礼堂拉开帷幕,将爱国主义情怀与青春成长使命深度融合;下午,首个训练日的课程同步展开,学子们在教官的带领下迈出军旅体验的坚实第一步,在骄阳与汗水间奏响青春砺剑的序曲。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,为期 7 天的军事训练不仅是青春学子的体能与意志历练,更承载着传承红色基因、致敬英雄历史的特殊使命。
上午:开营仪式凝力量,红色底色映初心
上午8时许,开营仪式正式启动。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第二机动总队的代训干部邓志强、武警吉林省总队的带训总教官冯前,民大附中朝阳校区执行校长魏立功、副校长韩秀清、部分中层干部以及高一年级管理团队共同出席了开营仪式,为 2025 级学子的军训之旅注入期许与力量。



高一年级主任朱秀荣主持开营仪式
1.升旗仪式
随着朝阳校区执行校长魏立功庄严宣布 “民大附中朝阳校区2025级学生军事训练开营仪式现在开始”,全场响起热烈掌声。仪式第一项即开启爱国主义教育的序章:升国旗、奏唱国歌,主席台全体人员肃立,在场师生齐声高歌,赤诚的爱国情怀在礼堂内久久回荡;随后升校旗、奏唱校歌,民大附中的精神融入歌声,为学子们的军训征程注入归属感与使命感。

2.代表发言
仪式中,各位代表的发言为学子们点亮成长方向,更传递出深厚的情怀与坚定的信念。
朝阳校区执行校长魏立功发表了鼓舞人心的致辞。他向新同学表示热烈欢迎,向承训部队领导和教官表达诚挚感谢。他提到,2025 年意义重大,在首都北京我们即将迎来抗战胜利 80 周年纪念活动。回顾历史,中国人民历经艰苦斗争取得胜利,各民族团结一心。如今,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,国家日益强大。民大附中作为百年老校,有着光荣办学史,新同学的加入为学校注入活力。他强调了军训的重要性:有助于增强同学们的国防意识,培养严明纪律和良好习惯。他希望同学们加强组织纪律性,听从指挥,刻苦训练;也希望参与军训的干部教师扎实做好工作,关心爱护学生。

教师代表、高一年级3班2组布素蕾老师以“陪伴者与见证者”的身份登台,她将高中生活比作激昂交响乐,军训则是铿锵序曲。站军姿、齐步走、拉歌赛等环节,都将让同学们洗去稚嫩,锻造刚强。她鼓励同学们在军训中严守纪律、团结协作、不怕困难、端正态度,因为军训不仅是对身体的考验,更是一堂家国情怀课,她号召学子们 “把‘请党放心,强国有我’的信念铸入灵魂,把个人梦想汇入时代长河,以青春之我,创建青春之国家、青春之民族”。

教官代表、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第二机动总队邓志强同志的发言,则巧妙串联起民大附中的红色校史与军训的精神传承。“1913 年,民大附中前身国立蒙藏学校创立,这里诞生了中国共青团、中国共产党首个少数民族团支部和党支部,走出了乌兰夫等爱国志士,团结同心的红色基因,早已刻进民附的血脉里。” 他强调,军训是传承精神新起点 —— 虽非专门爱国课,但烈日站军姿、训练练配合,正是续写民附人品格,如前辈般以坚持扛挑战、以协作聚力量。他还向学子提三点要求:一是敢拼敢扛,学前辈拼搏劲过难关;二是学会协作、融入集体,守 “各民族同心”;三是沉淀收获,将训练场上的严谨、同学间的互助化为今后力量。

学生代表、高一1班1组陆邢祺晗同学则以 “霜枫烙印,初心愈醇” 开篇,道出对军训的深刻理解:军训不仅是身体上的挑战,更是对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磨炼。他号召同学们 “把晒黑的皮肤当作青春的勋章,把酸痛的肌肉当作成长的印记,用最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天的训练”,并以 “以梦为马,不负韶华” 的誓言,表达与同学们共同成长、迎接星辰大海的决心。

3.教官展示
教官风采展示环节将现场氛围推向顶点。带训教官们身着整齐军装,以铿锵有力的步伐、精准划一的队列动作,展现出武警官兵的过硬素质与昂扬风貌,每一次转体、每一个摆臂都充满力量感,赢得台下学子阵阵掌声,更让大家对接下来的训练充满期待与敬畏。

4.授旗仪式
朝阳校区副校长韩秀清为带训部队郑重授旗,教官代表精神抖擞地接旗,旗帜的传递不仅是任务的交接,更象征着责任与使命的传承,为开营仪式画上圆满句号。

下午:国防讲座明使命,队列训练练真功
1.国防讲座

下午1时许,2025 级全体参训学子准时在礼堂集结,聆听由陆军大校韩义主讲的《国家安全形势及军队武器装备发展》专题讲座—— 这场以 “纪念抗战胜利 80 周年之际感受国防实力的提升与发展” 为主题的讲座,成为学子们军训首日的 “思政第一课”。
讲座主讲人韩义大校从 “复杂动荡的世界局势”、“国家安全的现实状况”、“军队装备的发展水平”、“应对挑战的基本策略” 四大维度展开讲解:从俄乌冲突的历史经纬、巴以冲突的人道主义困境,到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围堵;从 1996 年台海危机、1999 年南联盟使馆被炸的 “历史警醒”,到辽宁舰、山东舰、福建舰的 “航母矩阵”,055 型导弹驱逐舰的 “海上盾牌”,东风 - 17、东风 - 21D 等 “大国重器” 的技术突破;更结合《孙子兵法》的中华智慧与毛泽东同志的战略思想,强调 “国防是外交的后盾,尊严只在剑锋之上”,号召青年学子树立 “国家认同、民族自尊”,传承 “一不怕苦、二不怕死” 的军人精神。
当屏幕上展示出福建舰 36 面雷达的先进配置、东风 - 17 “钱学森弹道” 的不可拦截特性,当韩义大校提及 “我国制造业超过 G7 国家总和”、“歼 - 10CE 战斗机在印巴冲突中 6:0 的战绩” 时,礼堂内多次响起热烈的掌声;而当讲到近代中国遭遇的主权侵犯、如今国际局势的复杂挑战时,学子们则神情凝重。“原来我们的航母舰队这么强,原来‘国防’不是遥远的词,而是和我们每个人的安全感息息相关。”这场讲座不仅填补了学子们的国防知识空白,更让上午开营仪式中 “传承红色基因” 的号召有了更具体的认知支撑,为接下来的训练注入了思想动力。


2.站军姿,齐步走
下午 3 时 30 分,结束讲座学习的学子们迅速转换状态,在操场集结开启军训 “实践第一课”。首日训练以基础队列训练为主,涵盖站姿、稍息、立正、跨立、停止间转法等内容,教官们严格遵循 “严要求、细指导” 的原则,耐心拆解每个动作要领:“抬头、挺胸、收腹,双手自然下垂贴紧裤缝”、“转体时要快、准、稳,动作连贯不拖沓”。此时的学子们,比上午更多了几分对 “纪律” 与 “责任” 的理解 —— 面对在烈日下站军姿,他们想起讲座中 “军人的坚守”;面对队列中的动作配合,他们想起 “团结是国防的基础”;虽然汗水浸湿衣衫,但少了几分娇气,多了几分坚毅,正如韩义大校在讲座中所说 “有血性才是青年该有的模样”。




开营仪式筑牢信仰,国防讲座明晰使命,队列训练锤炼意志,民大附中朝阳校区 2025 级学子用一天的时间,深刻体会到军训 “铸魂” 与 “砺志” 的双重意义。在接下来的 6 天里,军训课程还将融入内务整理、团结铸魂等内容,并持续结合抗战胜利 80 周年主题开展红色教育活动。
这场融入青春、责任、家国情怀的军训之旅,不仅是高中生活的独特开篇,更将引导学子们以 “有灵魂、有本事、有血性、有品德” 的标准要求自己,成长为不负时代、不负祖国的新时代青年!